電商,社交電商,電子商務
台灣電子商務市場已連續11年正成長,2017年無店面零售業營業額據經濟部的統計,高達2,387億元,年增4.8%。為了持續提高營業額,電子購物業者無不設法擴充商品品項、創造商品差異化,甚至提升服務機能等等。但同樣是電子商務,產品大同小異,服務方式也差不多,如何擺脫同業一枝獨秀,可能要從別的面向思考。
大陸的經驗或許可以做為借鏡。近年大陸的電子商務成長趨緩,幾個電商巨頭開始往社交電商發展,例如今年年初大陸電商京東與美麗聯合集團合組新公司,要專注在微信社交生態中的電商平台。
▲國人非常喜歡用手機上網,手機黏著度高於全球平均值。(圖/123RF)
為何有這樣的轉變?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研究,以實體通路起家的業者,擔心被網路商城影響營業額,因此希望透過線上服務吸引更多客戶;而以線上通路為主的業者,則是發現營收成長趨緩,因此發展線下通路,想增加與顧客接觸的機會擴大業績。
那社交電商會是解決電子商務成長趨緩的利器嗎?全球浙商發展研究院公布的「2017共享社交電商行業白皮書」中指出,2016年大陸社交電商商戶規模已有1380萬戶,預估在2020年將成長至2400萬,市場規模將突破兆元人民幣。
可見往社交電商發展,是台灣電子商務持續成長的選擇之一。在我們的系列報導第一篇「社交電商正夯1 台灣最適合發展這種生意模式」已提到,國人非常喜歡用手機上網,手機黏著度高於全球平均值,而且有6成以上的上班族願意兼職。而運用手機分享購物體驗、分享產品,即可增加第二份收入,是社交電商容易推廣的原因。
原文網址: 社交電商正夯4 台灣電子商務持續成長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