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位於屏東的「生活再製」品牌工廠鐵門,左邊停著7台老機車,右方木製棧板結合鐵板鐵絲網,掛著工具、零件以及若干懷舊物件,一整個工業風。架上的桌燈線條俐落卻富金屬的存在感,「生活再製」品牌創辦人張軒耀說,這盞燈取名為「騎士之眼」,是經典老車KAWASAKI川崎B1的車頭燈改的。
「傳統五金加工大部分是用在工業方面,或者是一些模具的生產,或者是一些加工螺絲方面的東西。」張軒耀想要做一點跟人家不一樣的事情,馬上就想到自己最愛的老機車。他說,「老車總有一天就沒辦法繼續騎了,可能會被送到殺肉場(車迷對汽機車零件回收場的暱稱)、被零件分解。」
於是他與弟弟張軒豪合創品牌「生活再製」。
「我們就想說利用另外一個方式,就是把這些零件再利用,讓老車的生命繼續在日常生活中傳承下去,再活起來。」
「騎士之眼」工業風桌燈就是「生活再製」第一個開發的產品,發想來自於KAWASAKI川崎B1的車頭燈,這盞燈是車頭與時速表連在一起,形成桌燈的主體。有趣的是,這盞燈保留原來機車鑰匙的元素,開燈跟機車發動一樣都要使用這把鑰匙,把鑰匙拔走的話就沒人能開這盞燈,這個幽默的點意外吸引許多人。
張軒耀說:「這盞燈從無到有,那個關節與底座其實是最難加工的,因為車頭有一定的重量,當初為了支撐這個車頭真的是試了好幾個禮拜!像是那個關節我們車完之後跟鐵管結合還要把旁邊焊接起來,那焊接起來會很醜嘛!我還要用車床把它修到完全讓你看不出來。」
另一個很酷的設計來自機車定期汰換的火星塞,張軒耀利用火星塞本身的螺牙,再加上以三聯式不鏽鋼加工的頭段與尾段,讓老舊廢件搖身一變成為隨身攜帶的鑰匙圈,並且兼具開瓶器功能,掏出這個鑰匙圈,盡顯愛車人士的不凡品味,而且要喝啤酒也很方便。
機車輪胎裡面的培林軸承則被改造成「軸承再製金屬陀螺」,張軒耀說這個陀螺要先用車床幫它加工一個軸心,接著廢除原本培林軸承裡面珠子的旋轉功能,再把兩者緊密結合後送電著處理。張軒耀說,「這個陀螺有附一個底座,適合放在辦公桌上無聊的時候就拿起來轉一下,這個進化版的陀螺可以轉到差不多4分鐘,算是比較療癒的小東西。」
會對機車情有獨鍾,要從他小時候說起。張軒耀說,其實小時候父親就很喜歡玩車子,當時父親是玩汽車,不過跟在他身邊就耳濡目染,對車這一塊很有興趣,然後到自己長大18歲有駕照之後,想要跟人家不一樣,覺得好像騎檔車老車還蠻帥的,就買了自己的第一台摩托車,而開始玩老機車。
他記得是高中畢業的暑假,去網咖打工2個月,然後存下來的錢去買了第一部車KAWASAKI川崎B1,從此之後就愛上老車,一直在裡面鑽研,之後也有再買其他不同車種車型的老車,就這樣過了十幾年。
「這台老車早期是日本進口,後來日本川崎跟台灣的永豐工業有合作,直接國產,所以它在台灣數量非常多,零件也很好取得,士農工商都會用到它,因為扭力大,早期路上載農作物載瓦斯,甚至很多改成三輪車載貨,對台灣早期經濟發展是一台很重要的摩托車。」
對張軒耀以及許多人來說,那個記憶中低沉雄厚的引擎聲,與許多家庭經濟支柱的身影產生連結,形成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早期很多車友抓車都是從豬寮裡抓出來的!」張軒耀笑著說,「以前鄉下一定有豬寮,然後很多阿伯老了、車子壞掉或不騎了也捨不得賣掉,可是你不可能放客廳嘛!所以一定放豬寮,然後拉出來的時候上面可能很多泥土灰塵,那其實是保護鐵件與漆的最好媒介,因為蓋在上面很厚一層就不會有氧化作用,除去之後裡面包括漆啦電鍍等等都還非常漂亮!」
張軒耀說,玩老車有分2種,一種就是把它改裝成很現代化,就是所謂的「改裝風」或現在很流行的手工車,改成像嬉皮之類的,但他們玩的不一樣,「我們是把它恢復成原廠,越老越好,我們會去找日本的零件,或是老的零件,我們稱之為『老品』,把它裝上車恢復成最原廠最原始的樣子。」
他說,讀書的時候,放假就會跑去殺肉場找零件,通常老闆就叫你自己拆,遇到一些生鏽轉不開的螺絲,就要想辦法解決,為了把那個老品買到手,練就了摩托車拆解的功夫。
張軒耀說,他本身是工科出身,雖然是讀電子,而不是讀機械,不過從高職到二專二技都是在工業這塊領域,不會覺得當黑手有什麼不好,每個行業都有辛苦跟賺錢的方式,可能是因為習慣了吧,想說在這區塊好好發展也不錯。
退伍之後,張軒耀跟著他暱稱「老師傅」的父親前往台中從事滾輪車修加工作業,父親張騰秀早年在造船業工作,有40餘年從事五金加工業經驗。後來他一度回到服務業從事銷售工作,「我也設定可能服務業做到一個年紀之後就沒有要再繼續做,剛好那時我爸他在台中也需要幫忙,我就跟著他上去,從那時開始才正式接觸到傳統五金加工。」
傳統五金加工是利用車床與銑床,靠著師傅的經驗微調X軸與Y軸操作機具把加工品加工出來。在台灣經濟奇蹟的年代,負責生產各式工業零件的五金加工業扮演關鍵角色,但隨後又因時代科技遞演被電腦CNC取代,張騰秀見證了這個過程。
不過張軒耀說,「以現在電腦化來說,主要就是要大量生產,它不可能寫一個程式花了大量時間只做一兩個東西。而一些少量客製或是維修,就會用傳統車床,所以傳統車床是不會被淘汰,還是有需要我們的地方。」
「手工的東西跟電腦自動做出來的東西是看得出來的!」張軒耀說,懂的人會特別喜歡手工的東西,就是因為它會帶著一種手工物件特有的味道,不像電腦做出來的東西一樣死死板板的。
張軒耀舉老車為例,「你像我們老的檔車的一些保險桿啊,或是一些腳踏,早期都是師傅用手工打造,你會看到它的那個弧度,跟現在什麼雷射雕刻做出來的都不一樣!」手工的東西做完都會去打磨,所以邊角會是圓滑的不會刮手,而現在工廠做出來很多邊緣都是利的,「所以老的東西應該說珍貴在它的工法跟它的那種味道,還有它歷經歲月下來的那種感覺,是我喜歡它的地方!」
為了對質感的追求,張軒耀說他常在加工的時候,「這個方式不行,我就利用另外一個方式來做,然後有時候可能加工一個東西到下班時間還沒好,我就繼續給他做,做到吃飯時間都過了,可是後來真的成功,你就會連肚子餓都忘了,就是一個成就感啦!」
至於創業則是因為和弟弟討論想做點跟人家不一樣的事情,他說,通常文創商品比較常看到是木工或陶藝之類的,很少有人用五金加工來做比較年輕人的東西,於是一開始就利用假日研發一些產品。他在31歲時決定回來屏東,好好跟弟弟經營「生活再製」這個品牌。
品牌創立至今2年多,之前也曾跑一些文創市集,張軒耀說:「大家給我們的回應都很正面,覺得這理念很棒,買過的客戶給的評價也都說質感很優、設計很棒!這樣我就很開心,會想繼續做下去了!」
不過最樂的還是來自自己的師父,父親張騰秀的稱讚,張軒耀說:「我爸看到我會說,你東西要做漂亮,就要做到不要讓人家嫌,才是最厲害的。他看到我做的東西都一次比一次還厲害還進步,也常說,可能要他來做這麼細的他也做不出來。」
張軒耀笑說,在外面被客戶稱讚會覺得那都還好,畢竟這不是他們專業的區塊,但是被專業領域裡面的師父級人物稱讚,是覺得最有成就感的,「雖然說他還是會一直去挑其他毛病,很少稱讚我啦,可是他都會在其他親戚朋友面前稱讚我,還是會傳到我這裡來啊,我當然還是會很高興啊!」
「未來也是會往其他領域發展,其實不只是機車,包括很多生活中的用品,像一些可能門鎖啊水管啊都可以拿來做改造。」走上職人之路,張軒耀說,「我們這一行,會做沒有什麼,會做出來大家都會,可是你要會做出來一樣的東西,別人會去選擇你的,這才是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