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粽子怎麼選?紅藜、十穀、低熱量粽全攻略
每到端午節,台灣街頭巷尾總被粽子香氣包圍,從市場手工粽到便利商店熱銷粽,不少人都會不自覺「一顆接一顆」。但你知道嗎?一顆傳統肉粽的熱量可能高達 600 大卡,脂肪含量驚人,對健康管理中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大負擔。
隨著飲食意識抬頭,「健康粽子」成為新選擇。從紅藜、十穀米、薑黃等超級食材,到低油低鹽的清爽餡料,愈來愈多人開始追求不犧牲口感的同時,也要吃得營養、吃得聰明。
這篇文章帶你一探端午節養生飲食趨勢,讓你過節也能無負擔,吃出滿滿元氣!

端午節養生飲食:從選對粽子開始
傳統粽子雖然美味,但內含大量白糯米、五花肉、鹹蛋黃與油蔥,屬於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飲食,對於控制體重、血糖或膽固醇的人來說,吃一顆就可能超出每日攝取建議。
養生粽的選擇原則在於:
- 主食用全穀取代白糯米:如糙米、十穀米、紅藜,能提升纖維與礦物質含量。
- 餡料少油多蔬:使用香菇、豆干、紅蘿蔔、栗子等植物性食材,取代傳統豬肉與滷製品。
- 烹調方式以清蒸為主:避免油炸,保留食材原味並降低負擔。
- 減鹽減醬油,避免加工:控制鈉含量,對心血管更友善。
紅藜粽子好處與營養:穀物界的紅寶石
紅藜被譽為「穀物紅寶石」,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脈,近年在台灣的花東地區也大量種植,深受養生族群喜愛。它不僅是完全蛋白質來源,還富含各種人體所需營養素。
紅藜營養亮點:
- ✔ 高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延緩血糖上升
- ✔ 植物性蛋白質:飽足感佳,適合素食者
- ✔ 鐵、鎂、鋅等礦物質:有助抗疲勞與免疫功能
- ✔ 多酚與花青素:天然抗氧化,抗老化效果優良
- ✔ 麩質 Free:適合對麩質敏感者
十穀米粽好處與營養:多元穀物全面補足
「十穀米」是一種將多種穀類、豆類混合而成的營養主食,常見成分包括:糙米、燕麥、蕎麥、紅豆、黑豆、玉米粒、小麥胚芽、紫米等。
十穀米粽的好處:
- ✔ 高纖低GI:升糖指數低,適合糖尿病或減脂需求者
- ✔ 豐富維生素B群與鐵質:幫助紅血球生成,增強體力
- ✔ 提升咀嚼時間與飽足感:避免過量進食
- ✔ 提供植化素與抗氧化物質:有益抗發炎與代謝調節
低熱量粽子怎麼選?三原則不踩雷
挑選低負擔粽子時,可以記住以下三大原則:
1️⃣ 主食成分要看仔細
選擇使用紅藜、十穀米、糙米、紫米等全穀類製成的粽子,纖維含量高、吸收慢、飽足感也更強。
2️⃣ 內餡少油少鹽
避免添加五花肉、鹹蛋黃、滷製品。選擇植物性餡料(如香菇、毛豆、豆干、栗子、素肉等)更清爽健康。
3️⃣ 製作方式選「蒸煮」
避免油炸粽子,選擇清蒸、水煮等方式,保留營養又不增加額外脂肪。
糯米好消化嗎?腸胃敏感族群怎麼選
糯米是一種高黏性的澱粉,雖然口感Q彈,卻對腸胃比較敏感的人來說,不容易消化。
建議這些族群可以選擇「混合型粽子」,即將糯米部分替換為紅藜、十穀、糙米等,減少負擔、增加纖維,也幫助消化與排便順暢。
紅藜薑黃十穀粽健康首選
想找一款真正健康又美味的粽子?今年你一定要試試這款美味粽子!
產品特色:
- 🟢 十穀米+紅藜+糙米:多層次口感,高纖又營養
- 🟠 添加薑黃粉:促進代謝、暖胃抗發炎
- 🌱 植物性餡料:香菇、毛豆、栗子、豆干,無動物油脂
- 🧂 低鈉、無添加:不含防腐劑與人工調味料
- 🔥 清蒸製作、熱量低:適合孕婦、銀髮族與素食者
常見問題:健康粽子怎麼選?營養、熱量一次看懂!
Q1. 健康粽子和一般粽子的熱量差多少?
傳統肉粽平均熱量為 500–600 大卡,若含五花肉、鹹蛋黃,甚至可破 700 大卡。而以紅藜、十穀米取代糯米,並改用植物性餡料的健康粽,平均熱量約落在 250–400 大卡,減少三成以上熱量負擔。
Q2. 糯米真的不好消化嗎?我可以吃紅藜糯米粽嗎?
糯米較黏滯、不易消化,胃弱者建議選擇「混合型穀物粽」,如紅藜+十穀米+少量糯米,幫助腸胃減壓、順暢消化。
Q3. 紅藜薑黃十穀粽適合誰吃?
減重者、素食者、長輩小孩、忙碌上班族、孕婦養生族皆適合。
Q4. 紅藜、薑黃有哪些具體功效?
- 紅藜:富含膳食纖維、鐵質、植物性蛋白,有助腸道健康與養血。
- 薑黃:含薑黃素,有抗氧化、促進代謝、幫助抗發炎的效果。
結語:健康粽子不只是趨勢,更是生活態度
從選擇食材、注重製程,到理解自身營養需求,每一顆粽子背後,其實都是對家人與自己健康的呵護。
今年端午,就從改變一顆粽子的選擇開始,用營養、低負擔的紅藜十穀粽,為全家人的節日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