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產生的根本原因—能量攝入超標

p1400070537po76886n
好友分享:

(關鍵字:肥胖,熱量,健康)

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就是能量不斷攝入與消耗的過程。而肥胖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能量攝入超過了能量消耗。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我們為什麼會發胖,就要先搞以下幾個問題:

什麼是能量?什麼是基礎代謝?能量的攝入與消耗是什麼?能量攝入、消耗的平衡關係是什麼?

一、什麼是能量

生物的能量主要來源於太陽的輻射能。人類不能直接利用外部能量,只能通過攝取動、植物性食物,從能源物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獲得化學能轉化為維持新陳代謝所需要的能量。

p5q000146qp7s947oo0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被消化、吸收後即貯存在體內,成為機體活動的能量來源。機體貯存的脂肪主要來自食物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也有小部分來自蛋白質的轉化。實驗證明,碳水化合物吸收後大部分轉化為脂肪,而僅有小部分轉變為糖原。

一般認為,正常人的能量儲備有以下特點:

①從幼年到成年,主要是蛋白質的合成增加;

②成年期間,體重和身體組織相對穩定;

③成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加,脂肪貯存量增多。

機體脂肪組織是能量的巨大儲備庫,因此,攝入能量過多,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p140007053r233n8r82

能量的單位常用焦耳(Joule, J)或卡(calorie)來表示。營養學習慣用卡(calorie)或千卡(kilocalorie, kcal)。1J指用1牛頓力把1kg物體移動1m所需要的能量。1kcal指1000g純水的溫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國際和我國通用的能量單位是焦耳(Joule, J)。

1000J=1「千焦耳」(kilo Joule, KJ);

1000kJ=1「兆焦耳」(mega Joule, MJ);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二、基礎代謝

1.基礎代謝(basal metabolism)是指人體在基礎狀態下的能量代謝。即在清晨而又極端安靜狀態下,不受精神緊張、肌肉活動、食物和環境溫度等因素影響時的能量代謝。

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稱為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一般是以每小時所散發的熱量為指標。在這種基礎狀態下,各種生理活動都比較穩定。

基礎代謝的測量一般都是在清晨未進餐以前進行,距離前一天晚餐12~14小時,而且測量前的最後一次進餐不要吃得太飽,膳食中的脂肪量也不要太多,這樣可以排除食物熱效應作用的影響。測量前不應做費力的勞動或運動,而且必須靜臥半小時以上,測量時採取平臥姿勢,並使全身肌肉儘量鬆弛,以排除環境溫度的影響。

在這種狀態下所測得的能量代謝,比一般休息時低,但高於熟睡時的能量代謝率。

oqo00072389p91s96p4

基礎代謝的測量方法很多,臨床或現場實際應用,主要「公式計算法」。

男性BEE(kcal)=66.5+13.7×W+5.0×H-6.8×A

女性BEE(kcal)=655.1+9.56×W+1.85×H-4.7×A

W為體重(kg),H為身高(cm),A為年齡(年)

三、攝入、消耗的能量平衡關係

1.能量攝入

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成的過程中,能量既不增加也不減少。這是所有形式的能量相互轉化的一半規律,即能量守恆定律。

肥胖,熱量,健康

機體的能量代謝也遵循這一普遍規律。即在整個能量轉化過程中,機體所利用的蘊藏於食物中的化學能與最終轉化成的能量和所做的外公,按能量折算是完全相等的。也就是說,機體的能量需要量與消耗量是一致的。

在理想的平衡狀態下,個體的能量需要等於其消耗量。成年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於維持基礎代謝、體力活動和食物生熱效應。

能量需要量(energy requirement)是指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低於這個數量將會對機體產生不利影響。能長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具有良好的體型、機體構成和活動水平的個體達到能量平衡,並勝任必要的經濟和社會活動所需的能量攝入量,就是能量需要量。

p5p000147n50nn79s19

人體能量來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這三大營養素普遍存在與各種食物中。糧穀類和薯類食物含碳水化合物較多,是膳食能量最主要來源;油料作物富含脂肪;動物性食物一般比植物性食物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質;但大豆和堅果類例外,他們含豐富的油脂和蛋白質;蔬菜和水果一般含能量較少。

2.能量消耗

人體的能量消耗主要有:基礎代謝、體力活動、食物熱效應(食物特殊動力)、生長發育所需能量等。除此之外,情緒和精神狀態、環境的氣象條件與機體的熱調節等對能量消耗也有重要影響。

肥胖,熱量,健康

3. 能量攝入、消耗的平衡關係

人體能量代謝的最佳狀態是達到能量消耗與能量攝入的平衡。這種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能使機體保持健康並能勝任必要的社會經濟生活。能量代謝失衡,及能量缺乏或過盛都對身體健康不利。若人體每日攝入的能量不足,機體會運用自身儲備的能量甚至消耗自身的組織以滿足生命活動的能量需要。

p1100070qs454175o85

人長期處於飢餓狀態,在一定時期內機體會出現基礎代謝降低、體力活動減少和體重下降以減少能量的消耗,使機體產生對於能量攝入的適應狀態。此時,能量代謝由負平衡達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其結果引起兒童生長發育停滯,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

相反,能量攝入過盛,則會在體內貯存起來。人體內能量貯存的形勢是脂肪,脂肪在體內的異常堆積,會導致肥胖和機體不必要的負擔,並可稱為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糖尿病等退行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維持機體能量攝入與消耗的動態平衡是健康的基礎。

評價成年人能量營養狀況常用的指標是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BMI=體重(kg)/身高2(m2)

WHO建議BMI<18.5為營養不良,18.5~25為正常,>25為超重或肥胖。

能量攝入多於消耗是肥胖的根本成因,因此對肥胖的營養控制,首先是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即飲食供給的能量必須低於機體實際消耗的能量,使機體造成能量的負平衡,促使長期入超的能量被代謝掉,直至體重恢復到正常水平。

肥胖,熱量,健康

同時,作為肥胖的能量供給還要儘可能根據肥胖程度來考慮每天供給的最低熱量,控制好能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並維持好這種平衡。供給能量的具體數值,則應根據上述情況統籌考慮。

首先要看治療前長期以來肥胖者的日常飲食能量水平,其次應視肥胖是處在上升階段還是平衡穩定階段,再則對兒童還要考慮其生長發育的要求,對老人則要注意有無併發症存在。

對能量的控制,一定要循序漸進,逐步降低,,以增加其能量消耗。對於正處於發育期而又刻意追求線條美的青少年來說,則更應以強化日常體育鍛鍊為主,千萬不可盲目控制飲食,以免發生神經性厭食(厭食症)。而對孕婦而言,為保持其胎位正常,減少妊娠毒血症的發生,則應以合理控制能量攝入為主,而不宜多做體力活動。

對輕度肥胖的成年人,一般在正常供給能量基礎上按照每日按少供給能量523~1046kJ(125~250kcal)的標準來確定其一日三餐飲食的供能量,這樣每月可穩步減肥0.5~1kg。

04 3

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