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節制導致肥胖,一大因素是習慣不良。(圖/美聯社)
有財務管理概念的人都明白,想要省錢和存錢,預先編列預算、節制開銷是重要的一步。那麼,同樣的方法若用來節制飲食,能否協助肥胖者減重?
經濟學家裴恩(Christopher Payne)現身說法表示,套用經濟學原則,確實可協助改善體重過重的問題,他自己就是個成功的例子。
裴恩在財經新聞網站MarketWatch撰文說,他購物時仍像個理性的經濟學家,克制得住衝動購買慾,但吃東西時卻難以抑制過盛的食慾,曾試圖減重N次,卻總是失敗,到頭來反而變得更胖。痛定思痛後,他告訴自己,既然有辦法控制支出習慣,也應該能夠控制飲食習慣。一番努力後,他果然在一年半內成功甩掉45磅(20.4公斤)的肥肉,而且從此體重未再回升。
裴恩指出,飲食過量和血拼過度,都是豐衣足食生活下養成的壞習慣,也反映民眾每天置身於大量便宜食品和折價商品圍繞的環境中,難以抗拒大吃大喝或大肆採購的誘惑,假如不加以節制,下場往往是肥胖和負債,不利於身體健康與財務穩健。
若能依循經濟學的原則,從撙節支出、厲行紀律和編列預算著手,將能逐漸矯正這些惡習,如此一來,即可朝減重和減債的目標邁進。
問題是,該怎麼付諸行動呢?
裴恩和另一位昔日肥胖問題更嚴重的經濟學家巴內特(Rob Barnett)討論過這個問題,雙方交換意見後,巴內特開始身體力行,結果也在約一年半的期間減重75磅(34公斤)。兩人根據合計減重120磅的經驗寫成《經濟學家的節制飲食祕方》(”The Economists Diet”,暫譯 )一書,書中提供一些小技巧,包括:
●立下基本規則,例如「除非特殊情況,絕不加菜」或「周一至周五午餐只吃沙拉」等,把受誘惑而做出差勁選擇的機率降到最低
●厲行這些規則並養成習慣,省得天天煩心該從眾多選項中選擇吃什麼好
●堅持簡單、甚至有些無趣的飲食菜單,持之以恆
●天天量體重,提醒自己朝理想數字努力 (這點較具爭議,但對有些人蠻管用)
●專心控制體重,從數字的變化反省前日的飲食,必要時做出調整
有些專家不建議減重瘦身者天天量體重,以免太執著於數字的高低起伏,甚至把自我價值與體重畫上等號。裴恩則認為,每天量體重是減重過程不可或缺的一環,把體重計上的數字與個人飲食行為產生連結,可藉此自我惕勵並時時調整。他舉例說,若是吞下太多片披薩,次日早晨體重計上的數字肯定會多個幾磅,可視之為警訊;若降低食物攝取量,看到體重數字下降,會讓你有更大的動機繼續節制飲食。
他說,確切掌握自己的體重數字,可提醒自己在達到理想目標之前堅持下去,抗拒隨手抓巧克力糖當點心吃或正餐暴飲暴食的誘惑。這種效應類似於在查看銀行存款餘額後,再思考是否要花大筆鈔票買一台其實不怎麼需要的新電視機。
民眾之所以花超多錢和吃超量食物,常常是因為擋不住商家祭出優惠折價品的誘惑。「買一送一!」「買大送小!」「買套餐飲料升級大杯!」,諸如此類。商家常宣稱買「大份」的可以「省錢」,事實上消費者總是多花無謂的錢買超出所需的食物和物品,吃進體內會堆脂肪,堆在家裡則積灰塵。
裴恩和巴內特建議訂定一條「超規則」(meta-rule): 拒絕所有的「升級銷售」(upselling,或稱「追加銷售」)。
編列預算的概念是事先規劃,把不必花的錢省起來用在真正該用的地方,讓你能享受美好的事物,同時不至於過度揮霍。存錢的人仍不免想要享樂,例如出國度假、買科技裝置、請親友吃大餐等,但他們知道這些支出必須控制在預算之內。
同理,節制飲食也是運用類似的技巧:預先「省下」想吃的大餐、留待時機到時享用,或在吃大餐後省略一餐不吃、償還過量攝取的「卡路里債」。對裴恩和巴內特而言,這種「迷你盛宴-迷你斷食」已成為重要的減重工具,同時仍能偶爾享受大啖美食的歡樂。
裴恩的結論是:減重是要培養更好的習慣。撇開「多運動」、「吃蔬菜有利減重、吃大漢堡和薯條則不利」等減重常識不談,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飲食過量和花錢過度的矯正方法類似,就是對「貪吃」和「貪購」說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