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熱量來源於攝入食物中的供能物質:蛋白質(4kcal/g),脂肪(9kcal/g),碳水化合物(4kcal/g),熱量消耗主要由三方面:基礎代謝,身體活動和食物熱效應。減 肥的中心在於使熱量達到負平衡(熱量攝入量小於熱量消耗量)。在減少熱量攝入量中節食最受歡迎,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反彈和副作用通常不可預測。在消耗熱量方 面,基礎代謝可占60~70%,基礎代謝率的高低主要與人體的營養狀況和飲食習慣有關,因此過午不食實質上是一種非常有害的減肥方法。身體活動量與運動量並 非一個概念,科學研究表明,大強度運動不利於減肥。食物熱效應一般為2~3小時,這是很多減肥專家所說,少食多餐有益減肥的理論依據。所有減肥方法均是直接或間接圍繞熱量為中心,有效指標為減少熱量,健康指標為保護基礎代謝,持續指標為食慾控制中的飽腹感和滿足感。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影響基礎代謝率的因素
(1)體表面積 身材大小不同,人體的基礎代謝總量的顯然不同,基礎代謝與人體的體表面積呈比例關係。Rubner早在1894年發現,基礎代謝率如果以單位體表面積表 示,則比較恆定。人體的體表面積與體重及身高顯著相關。三十年代,Stevensen曾經得出我國人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人身材有很大 變化,身高、體重都明顯增加。趙松山等人於1983年對我國人體表面與身高、體重的關係進行了研究,得出我國成年人的體表面積可以按下式計算:
A=0.00659H+0.0126W-0.1603
A:體表面積(m的平方)
H:身高(cm)
W:體重(kg) [1]
我國營養學會根據近期的調查,1981年提出我國18~40歲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170cm,體重為69kg,女性平均身高為160cm,體重為53kg。在此平均值±10%的範圍內,應視為正常體重。
Kleiber從實際應用出發,曾提出基礎代謝率的正常值若以每小時表示。這一標準可以應用於任何身材大小的動物。還有人認為代謝率與代謝活躍 的組織關係密切,提出基礎代謝率應以「去脂體重」(Lean bodymass)表示。但由於「去脂體重」的測量和計算方法現時尚未廣泛普及,所以採用者不多。
自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大都採用FAQ/WHO建議的按體重計算BMR 見表
性別與基礎代謝率
圖:不同性別與不同年齡的正常基礎代謝率
(引自Guyton,AC:Textbook of MedicalPhysiology.p.883.Philadelphia W.B.Saunders Co,Lodon,1981)
(3)環境溫度與氣候 環境溫度對基礎代謝有明顯影響,在舒適環境(20~25℃)中,代謝最低;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中,代謝都會升高。環境溫度過低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顫抖而影響代謝升高;當環境溫度較高,因為散熱而需要出汗,呼吸及心跳加快。因而影響代謝升高。
(4)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素可以增強所有細胞全部生化反應的速率。因此,甲狀腺素的增多即可引起基礎代謝率的升高。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重要診斷指征之 一。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基礎代謝率可比正常平均值增加40~80%,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可比正常值低40~50%。
(5)其它因素 影響人體基礎代謝率的還有藥物及交感神經活動等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