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多樣的夜市小吃是台灣最獨特的美食文化,不過近年卻不斷傳出觀光夜市倒閉消息。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指出三大原因,包括陸客鋭減衝擊消費、小吃沒特色以及經濟不佳荷包縮水,台灣觀光夜市漸「關光」。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看台灣」指出,一名在台灣交換的大陸學生王凱,剛到台灣時很喜歡夜市的氛圍,幾乎天天都走一圈,可是個把月下來便興緻索然,「這些夜市差不多長得一樣,除了小吃攤就是賣淘寶貨。我身邊的台灣朋友有很多現在也不怎麼愛逛夜市了。」
評論說,王凱的經歷折射了部分夜市的生存情況。近年來,夜市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僅台中市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內,就倒閉了6家大型夜市,其中一家還是號稱全台最大的「經貿文創觀光夜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評論指出,夜市的生存,離不開客流和消費。前些年,大陸赴台旅遊人數多,出於對夜市文化的嚮往,大家在台期間晚上都喜歡到夜市品嚐台灣小吃、購買伴手禮。但如今,赴台的大陸遊客數量鋭減,新南向增加的旅客人數上沒法彌補缺口,消費力更不可同日而語。
一些夜市從業者坦言,過去每晚都有幾輛陸客觀光團的遊覽車停在夜市附近,現在很難見到了。因為有陸客的光顧,過去一些夜市的藥妝店全年營業額能達上億元(台幣,下同),但現在人沒了,錢也跑了。難道「觀光」要變成「關光」嗎?
陸客不來影響了台灣夜市的流量和消費規模,可是台灣本地人為何也不想逛?因為夜市本身的競爭力也在衰落。台灣中華觀光文創市集交流協會理事長鬍子強指出,攤位經營缺乏特色及夜市形態老舊對夜市倒閉有重要影響,「多元性不足、攤販重疊性太高,且設備沒有隨之升級。」
不少業者認為,許多打著文創之名的新夜市,剛開業時確實能吸引年輕人來光顧。但實際上卻仍是傳統形態樣貌,東西沒特色還賣得貴。有的夜市知名度大增後開始出現欺客行為,例如一盒現切水果要500元,果汁要200元,兩盤滷味要價近2000元。還有的業主就是在淘寶網購之後,把東西拿來轉賣而已。
另一方面,近年來台灣經濟不景氣,同樣影響民眾的消費。有經濟人士分析,台灣經濟看不到出路,讓民眾變得不敢消費,也是夜市低迷的原因之一。
文章說,有台灣朋友說,雖然節假日大家還是有可能一起約著逛夜市,但通常只是每人買一杯「青蛙撞奶」,最多再買一份鹽酥雞,很少有大額度的消費,「畢竟現在經濟環境不好,很多公司都減薪,連年終獎都只發0.5個月工資,實在不敢亂花錢。」